村级债务如何处理
村级债权债务的处理办法有:
1、财务清理化债;
2、削减高息降债;
3、清收债权还债;
4、结对抵冲销债;
5、划转债务减债;
6、盘活资产还债;
7、发展集体经济化债;
8、协议还债;
9、落实减免政策清债;
10、节约支出化债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地方债偿还的三种方式
有三种办法:债务减记、资产注入、债务置换。
1、债务减记。
相当于直接违约,债权人承担损失。债权人是谁?银行等金融机构。
2、资产注入。
如果还不起债是因为项目主体资质差、无法产生效益,即使为其注入资产也活不过来,最后依旧是一滩坏账、烂账、死账。
3、债务置换。
把债务主体从平台转移成政府,把隐性债变成名正言顺政府债,把短债置换成长债,把高成本债务换成银行低成本资金。
地方债务偿还一般债务本金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发行一般债券等偿还。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偿还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债券到期本金、利息以及支付发行费用。
什么是债务货币化
债务货币化,又称财政赤字货币化,简称“直升机货币”,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印钞货币为政府债务提供融资。主要有四种操作方式:
1、现金划入国库,即中央银行直接为政府支出发行法定货币;
2、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即中央银行直接在一级市场购买零息永续债券;
3、债务减记,即:央行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上减持国债规模,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
4、转债,央行将持有的国债转为零利息的永久性债券,政府不必还本付息。
债务重组的四种方式及会计处理
第一,以资产清偿债务
对于债务人企业来说,债务人企业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债权人企业来说,债权人企业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将债务转为资本
对于债务人企业来说,债务人企业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份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债权人企业来说,债权人应当将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债务人的投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对于债务人企业来说,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债权人企业来说,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入账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是指采用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
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债务的账面价值,最后再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七条的规定处理;而债权人则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再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十二条的规定处理。由于混合重组会计处理方式是根据前述三种方式依次进行的
债务货币化通俗解释
债务货币化,又称财政赤字货币化,简称“直升机货币”,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印钞货币为政府债务提供融资。主要有四种操作方式:
1、现金划入国库,即中央银行直接为政府支出发行法定货币;
2、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即中央银行直接在一级市场购买零息永续债券;
3、债务减记,即:央行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上减持国债规模,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
4、转债,央行将持有的国债转为零利息的永久性债券,政府不必还本付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